當前位置:首頁  >  業界新聞  >  滴滴打車上線遊戲中心與傳統遊戲管道不衝突

滴滴打車上線遊戲中心與傳統遊戲管道不衝突

2015-05-12
來源:魔方網
關鍵詞:滴滴打車遊戲

 

  滴滴打車    遊戲  中心

 

滴滴官方近日宣布,安卓版  滴滴打車    遊戲  中心正式上線,新聞一出,引起不少媒體關注。很多人發問,  滴滴打車  推出  遊戲  中心用意何為?是不是真的想在  遊戲  領域有一番大動作,之後會不會大力發展  遊戲  中心?筆者覺得,發展是絕對的,但絕不會「越界」,  滴滴打車  仍只是一款O2O大勢下的打車軟體。

聽名字,似乎與一些安卓管道的概念很一致,就是在自己的App端開設一個  遊戲  下載商店,但在仔細看看,這個  遊戲  中心似乎更加「前衛」,引入了2014年開始被業界公認為新藍海的H5領域、  遊戲  全部不用下載,而是可以直接點擊打開,在網路良好的情況下,很快可以開始  遊戲  。

 

 

而筆者也看了看  遊戲  中心的  遊戲  ,例如《愚公移山》、《狂掛傳奇》、《扔紙團》等H5  遊戲  都出現在列表中,所有的H5  遊戲  都基於白鷺引擎製作而成,例如《全民國戰》的H5  遊戲  已有些中重度  遊戲  的意味,這款  遊戲  也是開心網《一統天下》的H5版本。不管輕度還是重度,用戶只要點擊任何一個  遊戲  ,在出現「首次打開需要較長時間」的頁面幾秒之後就可以直接進入  遊戲  畫面。

 


 

 

高度細分市場
作為一款佔據一大半以上市場份額的打車軟體,在給使用者提供快捷、省錢的用車服務之外,  滴滴打車  也賺足了用戶量,這個平台上聚集的用戶已經相當之多,據筆者瞭解的情況,僅360安卓管道一家的下載量就有將近5000萬次,該軟體在App store排行上也名列前茅。龐大的用戶量足以讓  滴滴打車  「施展」除了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而  遊戲  管道,作為2014年最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一,也是通過積累大量使用者分發  遊戲  產品,兩者結合其實並不意外,頗有些水到渠成的意味。

 

  滴滴打車  在App store表現優秀
 

 

另一方面,  滴滴打車  的定位很準確的細分出市場。試想,一個用戶在選擇叫車之後,平均的等待時間是幾分鐘,在這段時間內使用者需要等待司機的回覆,或是等待司機把車開過來。而從上車到下車的這段時間裡(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用戶或是與司機交流,或是無聊的翻看車內的雜誌和廣告,但相信絕大多數用戶仍會下意識的不斷的翻看手機。此時,利用  滴滴打車  的  遊戲  功能打幾把  遊戲  ,且不需要大流量下載,僅需用以K為單位的消耗,H5  遊戲  自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很早與  遊戲  結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推出  遊戲  中心之前,  滴滴打車  其實就多次與  遊戲  圈結緣。去年二月,  滴滴打車  和微信支付就推出了  遊戲  補貼模式,當時的補貼內容是使用  滴滴打車  用微信支付能隨機獲得  遊戲  補貼。或是  滴滴打車  與騰訊  遊戲  ,對每週使用  滴滴打車  微信支付的用戶進行分類,超過支付額度和次數的用戶可以贈送微信  遊戲  《全民飛機大戰》中的道具。

 


 

 

而在此之後,  滴滴打車  陸續與多家手游廠商展開合作,雖然合作方式不禁相同,但跨界影響的方式卻越炒越熱。相信這也是  滴滴打車  此次推出  遊戲  中心的契機之一。
 
應用App做分發其實很普遍
筆者發現,其實在很多非  遊戲  管道類型的App中,都存在著  遊戲  中心的內容,只是很多人平時並不太關注。而這些管道的特徵也十分相近,有幾個共同點:首先,這些App都很常用,用戶量很大,基本都是千萬規模以上。其次,這些App可能很難與人們知道的  遊戲  管道聯繫在一起,而對於這些廠商來說,  遊戲  中心也只是邊緣化的業務。最後,這些  遊戲  中心的  遊戲  內容,量並不大,也很難成為  遊戲  廠商的首發之選,很多產品都是在一些大型  遊戲  分發平臺推出很久之後才推出的產品。
 
這裡筆者列舉幾個比較“有名”的例子
銀行系,筆者下載了農業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兩個官方App,發現他們都有涉及到  遊戲  合作。在農業銀行的App中,有一個專門的頁面是在做  遊戲  相關,雖然以棋牌類為主,但與許多  遊戲  管道一樣,標註著「熱門」「下載  遊戲  」等標識。而招商銀行雖然沒有  遊戲  商店,但  遊戲  儲值業務卻做得很大,許多一線的移動  遊戲  都可以在這裡進行儲值。

 


 
票務系,每年春節前下載量飆到以億為單位計的12306用戶端,也有一個獨立的  遊戲  下載中心。筆者在用戶端中很容易就發現了  遊戲  下載中心,《天龍八部》、《大掌門》等熱門網遊都可以在這家管道中進行下載。

 

 

可見,除了傳統的  遊戲  管道、  遊戲  廠商的發佈管道、以及手機硬體廠商的官方商店外。這些生活類的App依託用戶量,似乎也在悄悄的進到這個市場當中來,而  滴滴打車  只是其中之一。
 
管道定義會不會就此改變?
無論是  滴滴打車  ,還是生活App,它們其實很難撼動專精於  遊戲  領域的安卓分發管道。那他們的意義究竟在哪裡?一位  遊戲  圈負責管道投放的朋友曾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去買量,哪裡有量就去找哪裡,只要有量就可以保證我們產品的生存。」這些用戶量極大的新平台,似乎能夠很好的補充  遊戲  管道之外的市場。換個角度,這些把控著大量用戶的平台,自然希望能夠盈利點越多越好,現在手機  遊戲  這麼火,技術上也不存在任何難題,利用起來不是更好,賺多賺少再說,至少它能賺錢。


Facebook Slider